专题:官方通报“工人在啤酒原料仓小便事件”,青岛啤酒致歉
近日,青岛啤酒“小便门”事件迎来最终的官方通报。据通报,小便者系青岛啤酒三厂外包业务公司装卸工人崔某某,视频为另一位物流公司货车司机所拍。日前,平度市公安局已经对崔某某予以行政拘留。通报发布后,@青岛啤酒 也发布了整改情况说明:一定认真反思和整改。在此,向广大消费者表示真诚的歉意!
喝啤酒,喝的从来都不只是酒,喝的是其中的交情、心情和人情。但这一泡尿,无疑毁了消费者的心情,更毁了酒友之间的交情。真相虽然大白,但被弄“脏”了的百年品牌如何防范未然?如何消除负面舆情?如何重获消费者信任?这些都需详细思考,维护百年老牌需久久为功。
青岛啤酒曾发布了一段广告宣传片,里面有句宣传语令人印象深刻:“只要喝的越久,才能懂酒”,“一切的一切,都在酒里”。可想要大众喝的越久,懂得品牌文化,食品安全问题才是之一环。“小便门”引发舆情危机,根本原因在于大众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关注,这也是所有消费品牌的命根与不可触碰的雷区。
据介绍,青岛啤酒三厂曾多次升级,建成了集群化、智能化、花园式的产业园区。但这种智能化与集群化,却忽视了外包公司这一环节,让其成为漏网之鱼,可谓百密一疏。其整改方案中提到,厂区监控系统升级为人工智能行为识别监控系统,加强全过程实时有效监控。强化外包业务人员管理,纳入工厂一体化管理,进一步加强培训并严格考核。这是必要的“亡羊补牢”,也给其他品牌提了个醒,食品安全无小事,防护网必须越织越密。
对原料采购、酿造过程、包装出厂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链条、无死角的监管,本就是一家企业的基本责任。大多数啤酒厂的宣传片中,都对自己的智能生产和包装环节大肆宣传,无尘与高效往往成为卖点,体现了一个品牌的持续创新与不忘初心。但对于采购环节,消费者只能看到“原料”尊贵,对得起售价,至于原料的采集运输,品牌商大多少言少语。归根结底在于,大多品牌对于食品原材料方面没有话语权,自然更没有了监督体系。
加强食品原材料的监控,要么自己把控原材料的培育和生产,要么整合产业链,把原材料供应商以及运输、囤积地纳入监控范围,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堵住“小便门”的漏洞。作为百年品牌,定要重视原材料的生产运输环节,像酿造过程、包装出厂环节一样,做到智能化加工,无死角监控,把食品安全当作头等大事,制定企业规章制度,杜绝类似事件发生,才能喝出情谊,让“一切的一切,都在酒里”。
食品安全无小事,这起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。作为企业,应当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,加强对供应商、外包业务公司的管理,小处不能随便,以此确保食品安全。同时, *** 部门也应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,保障人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令消费者喝得安心。
上游新闻评论员 康磊